朕知道了

古代皇帝其中一項很重要的職責就是批閱奏摺,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古代做大臣的,動則讀書十數年,開口十三經,閉口古有聖賢曰,皇帝的壓力是很大的。

就像朱元璋,曾經因為發生了天災,諮議各位大臣朝廷政策的利弊。然後有位叫茹太素的刑部主事,就給皇上上奏摺,談論政事。唯獨這篇文章長達一萬七千字,朱元璋就叫中書郎王敏唸給他聽。最後得出結論,真正有意義的內容只有五百字,並留下批文: 「虛詞失實、巧文亂真,朕甚厭之。」後將茹太素痛打一頓。
至到清代,皇帝們的學識都很高,康雍乾幾位皇帝也十分敬業。但是他們留下的批文卻讓我們忍俊不禁。大家比較了解的可能是: 「朕知道了」,國立故宮博物院甚至還出過相關的紀念品。確實一天幾十,甚至上百個奏摺,要一一批改實在沒可能。直接一句 「知道了」言簡意賅,也不失為偷懶的好方式。而且當時文白之間的差異開始縮小,不少文人當中也開始流行半文半白的文體。這使得我們今天看這些奏摺,就會發現不少有趣的地方。

康熙留下不少有趣的批文,當中最有名的一定是江寧織造曹寅謝恩摺中的批文。曹寅在這則謝恩摺中,提到自己因風寒誤服人參,得解後又患疥卧病兩月餘,服用地黃湯,才得以痊愈。康熙皇帝好醫學,並懂中醫處方。於是就教曹寅: 「惟疥不宜服藥,倘毒入內,後來恐成大痳風症。出海水外,千方不能治。小心!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

3011QC004_.jpg
▲康熙皇帝好醫學,並懂中醫處方。於是就教曹寅服用地黃湯

康熙留下的御筆,還不算特別多,但是他的兒子雍正就不一樣了。雍正一生勤奮敬業,批改的奏摺多達數百萬字,既有漢文也有滿文。當中有不少實在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從《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當中我們可以找出不少例子。

年羹堯出征西北,戰事緊張已經十一天沒有碰過枕頭了。 「自賊人蠢動以來,西寧四面隘口既多,惟東面係我來路,十分緊要……臣之未能就枕者已十一夜矣。」雍正就回覆到: 「好心疼!好心疼!好心疼!真正社稷之臣。」又在奏摺最後說道: 「……自初一日聞報以來,唯有虔誠對佛天佑你平安如意,之外,亦無暇他及也。」這真是一位親切的皇帝啊……

3011QC005_
▲年羹堯奏摺

而田文鏡是雍正的心腹,田文鏡任河南巡撫時,朝廷要從山東、河南兩省買小米,賣往江南。田文鏡認為江南人不吃小米,還是改運小麥。但當時的戶部尚書張廷玉和吏部尚書朱軾唱反調,說小米好吃,應合江南人口味於是山東運的是小米。但是小米在江南完全滯銷。雍正把大臣痛罵一遍,並表揚了田文鏡,誇他辦理盡心、實心辦事。田文鏡當然十分謙遜,回了一份謝恩摺,說這都是皇上的英明指導,得皇上如此寵愛實在惶恐。於是雍正就回了朱批: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有一天內務府上了個摺子,講的大概是營造司官房收租修繕過程中手腳有些不乾淨。奏摺的最後提出了一些監管意見,表示要時不時抽查相關人員。雍正看過後留下這麼一句評語:居然能有看到內務府上這樣的摺子的一天?真是奇事也!可見雍正對於內務府也敢說別人手腳不乾淨感到十分驚奇。

又有一次,駐紮福建的總兵官,上了一道這樣的奏摺: 「臣庸愚劣譾,謬膺重寄,叨恩愈厚,兢惕愈深。竊思昆蟲草木之微,亦當知栽培生成之德。撫躬自問,寢室靡寧。茲更蒙天恩浩蕩,賞賚頻加。」這裏面的字,叫大家讀一次也困難吧。雍正就覺得一個兵官能寫出這種摺子實在厲害,又留下評語:覽。此奏謝之文係你自作的?幕客代筆的?你識字通文與否?

有個官員犯了罪,在獄中給雍正寫悔過書,以期得到赦免,內有 「辜負天恩,羞懼交並」兩句話,雍正在一旁批道: 「知汝懼死實甚,然羞則未也」也就是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過羞愧與否倒不一定。

  • 知史簡介

知史,顧名思義就是知道歷史。歷史不單單是教科書中的王侯將相、治亂興衰,也是我們先祖的生活與文化沉澱,更是一個個精彩而有溫度的故事。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