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基金會推動社區漂書 悅讀樂趣

漂書活動在外國流行已久,對香港人來說亦不陌生,本港不少團體近年都有推動類似活動。去年10月開始,由致遠基金會策劃的 「悅讀」 漂書計劃在港九新界各區展開,除了鼓勵市民享受閱讀的樂趣,也希望借此凝聚社區。

把微型圖書館帶上山 每逢星期三,觀塘安達邨就會出現一班義工,夾手夾腳擺設一個小型書攤,那兒的書不賣,卻可以讓人免費拿走。這是 「悅讀」計劃的其中一個漂書站,吸引了不同年紀的街坊聚腳,大家既可以在書堆中尋找心頭好,亦能彼此分享閱讀心得。

「安達邨位於山上,但公共圖書館在山下,『悅讀』計劃可以滿足長者或行動不便的人士的閱讀需求。」致遠基金會營運總監吳志隆接受《龍週》專訪時指出,安達邨的居民以長者和新移民家庭居多,他們的經濟能力不是很充裕,卻有很大的閱讀需求。在安達邨和安泰邨開設漂書站,正好能為基層市民創造閱讀條件, 「有街坊更形容我們將一個微型圖書館搬到山上。」

168qc004_

▲▼安泰區街坊、黃大仙街坊踴躍參與漂書活動

168qc001_

增強社區凝聚力

自去年10月開始運作以來, 「悅讀」計劃已在全港約30個社區設有漂書站,其中7個位於九龍各區,未來還會繼續增加。 「我們正在跟紅磡的地區人士商討在該區增設漂書站。」吳志隆說,現時每個漂書站有至少100本書,而致遠基金會位於紅磡馬頭圍道的辦事處是漂書計劃的後勤大本營,他們會了解各區漂書站對圖書的需求,然後做好資源分配。

吳志隆表示, 「悅讀」的意思是快樂地閱讀,尤其香港生活節奏緊張,故希望市民可透過閱讀放鬆心情和重整思緒。他坦言, 「悅讀」計劃展開的初期,參與人數不多,但在團隊堅持下,現時已有大約100名會員,而且社區內有很多有心人,例如中產家長很樂意捐出兒童圖書,亦有大廚捐出寫上多年入廚心得的烹飪書。

吳志隆表示,最大滿足感是看見街坊在漂書過程中主動交流,拉近鄰里之間距離。他期望將來培訓更多會員成為義工,在他們所屬的社區推動漂書活動,使 「悅讀」計劃能持續地發展。農曆新年期間, 「悅讀」計劃亦會舉辦畫年畫、全家福攝影比賽等活動,讓更多人認識他們。

168qc005_
▲ 「悅讀」 計劃獲得社區人士支持

延續書本生命

本身是書迷的吳志隆因為工作關係,對出版工作有一定的認識。他說,一本書的誕生並不簡單,當中包含很多人的心血,尤其是作者對某些課題的心得、體會都匯聚其中,他希望藉着 「悅讀」漂書計劃延長書本的生命,充分發揮其價值, 「以一些經典名著為例,它們對今天的讀者仍然有很多啟發,又如大家熟識的金庸小說,我相信100年後仍會有很多人看。」

吳志隆慨嘆,書的生命力往往被忽略,對很多人來說,一本看過的書,很少會拿來再看,價值亦會下降,加上香港居住環境狹小,沒有多餘空間藏書,那些書最後的下場可能是被棄置。他和團隊亦發現,在收回來的書當中有一至兩成是全新的書,舉辦漂書活動能減少浪費。

168qc003_
▲「悅讀大使」 在安達邨邀請街坊加入漂書義工團隊

 

何謂漂書?

漂書於上世紀60年代在歐洲興起,主要是愛書之人將看完的書放在一些公眾地點,如公園長櫈,無償地讓其他人拿走閱讀。英國女星愛瑪屈臣(Emma Watson)喜愛閱讀,她就曾響應一項漂書活動,將100本書放在倫敦地鐵站內不同的地方,部分更附有她親手寫上的字條,鼓勵讀者好好享受閱讀。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