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共空間細小,為人父母時常煩惱帶子女去哪裏玩耍。在飛鵝山山腳的彩雲邨,就有一個彩雲媽咪會,為邨內小朋友和媽咪提供一個玩樂和交流的平台。
彩雲媽咪會位於彩雲邨星辰樓地下的一個單位,只有二、三百平方呎的空間,布置樸實無華。但不說不知,該組織從2013年成立至今,已為屋邨的家庭舉辦了許多不同的活動。
舉辦不同親子活動
創辦媽咪會的區議員譚美普接受《龍週》訪問時如數家珍地介紹說: 「我們舉辦了 『親親媽咪系列活動』,由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了一百期;辦學齡前小朋友play group,只要小朋友能坐得穩,我們就歡迎他們來,讓小朋友可以提前適應上學的生活;上了幼稚園和小學的小朋友,我們提供珠心算、英文、奧數等學習活動,按年齡分不同的課程;我們還舉辦了許多媽咪講座,如親子講座、家庭相處講座、中醫師主講的坐月飲食講座;暑假,我們還會舉辦宿營活動……」
譚美普表示,媽咪會的成員大多是屋邨裏的年輕媽咪,子女們也多在屋邨附近的學校就讀。雖然他們住在同一個屋邨,但大部分人並不認識。參加媽咪會後,媽咪們帶着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小朋友們一起成長起來,媽咪們也互相熟絡,彼此之間互相照應。大家透過這一個小小的媽咪會守望相助,讓屋邨增加了不少人情味。
她指出,媽咪會除了為小朋友提供玩樂的地方,亦為屋邨內的家庭提供了許多方便, 「一般家庭的居住面積不大,小朋友的活動空間有限,我們這個地方雖然也不大,但安放一個吹氣波波池,再擺設一些玩具,可以讓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樂,而媽媽們就在旁照顧,每次她們都玩得很開心。」
另外,市面上珠心算、語文、奧數的補習班,每小時動輒要百多元的費用,這對一些屋邨家庭來說已是頗為沉重的負擔。相比之下,媽咪會會為小朋友提供免費的教學活動,希望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一點幫助。

為媽咪提供交流平台
譚美普說: 「媽咪會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家從不認識到彼此相識,更加保持多年的友情,日子越久,關係越深。」她希望媽咪會能為屋邨帶來更多的和諧和人情味。
彩雲媽咪會的成員黃太也稱讚,媽咪會為屋邨提供了很好的服務,讓媽咪和小朋友們都開心了很多, 「屋企地方細,擺唔到太多的玩具,媽咪會的地方大一些,又能夠讓孩子有群體活動,我很喜歡來。」
事實上,在媽咪會不但能給孩子一個玩樂的空間,黃太也認識了一班好朋友,一起聊媽咪經,分享日常生活瑣事,還可以一起去做義工。

懷孕觸發創會念頭
為什麼會成立媽咪會? 譚美普笑說: 「當時我懷孕了,要找好多資料做準備, 包括日常飲食、家居生活等,就想到其他的媽咪應該也會有同樣的需求。」於是她興起成立一個地區組織,為年輕媽咪們提供服務的念頭。
後來,在彩雲邨服務的譚美普發現,屋邨內有不少服務長者的社區組織,卻缺少服務媽咪的組織。既然屋邨有需要,就成了譚美普的動力,不久之後彩雲媽咪會就成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