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偉:街坊支持推動我服務社區

「我很喜歡與人聊天,每次與街坊交流都有新的體會,這是一份很值得做的工作。」 張德偉接受《龍週》專訪時說。

30出頭的張德偉,是民建聯社區幹事,從2013年起一直在深水埗區的長沙灣邨和幸福邨一帶服務市民。轉眼間5年過去,張德偉與街坊彼此間已建立了一份珍貴的友誼。採訪當天,剛好是午飯時間,張德偉從辦事處走到附近的商場買飯盒。在不到十分鐘的路程,他也把握機會和在公園休息的街坊聊天,了解他們近況。而街坊亦對他讚不絕口。 「長沙灣邨在2013年入伙,我看着很多小朋友出生、長大,與街坊關係密切,好像親人一樣,這是不可多得的經驗,也是金錢買不到的。」張德偉說。

居民從抗拒變活動義工

張德偉憶述,自己自小就對社區和行政政策感興趣,讀大學時選修了相關科目,畢業後順理成章從事社區工作,開始時是加入政黨做助選,後來發現工作很適合自己,繼而當上社區幹事。 過去5年,張德偉在長沙灣邨和幸福邨一帶舉辦了許多活動,協助街坊解決區內大大小小的民生問題。其中,最令張德偉難忘的是,要把居民力量團結起來,使社區服務更事半功倍,但過程並不容易。 「我們當年組織互助委員會,當中的街坊全是上了年紀的人,很有個性。一開始的時候,他們甚至在開會時互相指罵。」張德偉說,4年前他組織居民互助委員會,街坊們最初不和,但經過幾年磨合,加上他和同事花了大量時間調解勸說,如今互委會成員們已成為深交摯友。

「到了60幾70歲,要重新接受一班新朋 友 實 在不容易。現在他們在互委會經常開會、見面,大家都很關心對方,實在很難得。」張德偉指出,上月初互委會換屆,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委員都出來分享感受,有的更老淚縱橫,說了很多心底話,場面感人。

一位從前酗酒的街坊也令張德偉留下印象深刻。那人原本對張德偉十分抗拒,甚至將辦事處的會員證撕爛。後來他有幾次丟了錢包,都是張德偉和辦事處同事幫忙撿回來,久而久之,他的內心終於被融化, 「現在他接受了我們,更成為了我們的義工朋友。」張德偉深感安慰地說,居民的支持和認同是他工作的推動力。

1717QC004_.jpg
▲張德偉主動關心街坊

爭取道路旁加建上蓋

事實上,張德偉對如何服務居民有其一套獨特的看法。從長沙灣港鐵站走到長沙灣邨和幸福邨,雖然路程不遠,大約只有十分鐘,但沿途無遮無擋,在烈日當空之時,叫人幾乎睜不開眼。張德偉表示,正向當局爭取在這段道路加建上蓋,以及希望附近商場的大門能改為自動門,方便長者和行動不便者出入。 他指出,未來長沙灣邨和幸福邨附近會有新的屋邨落成,他會持續跟進社區規劃,希望在設施上能應付人口增加的需要。

1717QC006_
▲張德偉正爭取在長沙灣港鐵站至長沙灣邨和幸福邨的一段路加建上蓋

辦事處是第二個家

在家庭環境薰陶下,張德偉從小就培養出樂於助人的精神,讀書時已經常參與義務工作。家住港島的他,特意選擇在深水埗工作,希望加深對社會的認識。

社區工作出名工作時間長,朝7晚10是常態,甚至星期六、日也要加班。張德偉坦言這是一份辛苦工,幸好得到家人體諒,讓他可以專心服務社區。他說: 「我在辦事處的時間比在家裏更多,每天幾乎12小時工作,這裏就像我的第二個家。」

張德偉指出,做社區工作是長遠的,不能做一陣子就走,以3至4年為一個週期,當中花很多時間與居民建立關係,居民亦會期望熟識和信賴的人跟進他們的需要。目前,張德偉在區內已獲得了大批 「粉絲」支持。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