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中醫正式與各位見面。這名字讓人聯想到 「拍案叫絕」一詞,就是拍着桌子叫好的意思。而案這個字,當然也指文案、病案。
慢着,病案又怎會令人叫好呢?我忽爾想起了九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右膝痛了好幾天。當時經驗尚淺的我只想起了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裏說: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就是因着以左治右,我壯着膽,替她在另一邊膝頭下了一針。頃刻間,痛去大半,並且能行走如常!
從此我就開展了我的中醫之路。但話說回來,當年我這案例,雖然效果很好,但終究只能算是 「撞彩」。想想,如果針灸真那麼簡單,豈不連脈也不用摸,就能下針了?單純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只能算是一種方法、手段。針進到人體裏去,選的穴位,入針的角度、深淺、手法,都奠定了療效的高低,用藥自然也是一樣。
今日的中醫師,治病當然不能靠「彩數」,靠的是每日都要精進的醫術。但在香港的醫療狀況而言,中醫因為缺乏政府資助,又尚未建成中醫院。尋求中醫治療的市民,大多要自己掏錢。因此,想提升中醫地位,減低中醫成本,最終惠及市民,則更重要的是教育,讓大家都體會到中醫的美。而那種美,那種德與術的結合、身心靈的醫學,關於這些種種,且看下回分解。
蔡梓銘:香港中醫學會理事兼慈善基金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聯合會生殖醫學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