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怎樣實現戰時通訊?

兩漢有着發達的烽火通信設施。考古學家們近年來在新疆、甘肅、內蒙古一帶,發現了漢代的烽燧、亭障和長城遺址多處,這些設施分布長達兩萬多里,形成一道堅固的北境城防。歷史學家翦伯贊說:「在漢代沿長城全線西至羅布泊沙漠,直達克魯庫特格山麓,皆列置堡壘烽燧,即漢書上所謂亭障,以為瞭望敵人及傳達烽火信號之用。」如今絲綢之路沿途,尚可看到當日的這些軍事設施的遺址。

所謂 「烽」、 「燧」,都是點燃易燃物發出亮光的通信標誌。漢朝時候,一般說是 「五里設一燧,十里有一燉,三十里一堡壘,一百里一城寨」。烽燧是系列軍事設施的最基層的單位,常常設在靠近水源、地勢較高便於瞭望的地方。

但是怎樣利用烽火來通報敵情呢?漢朝對此有嚴格的規定。一般說,烽是指在五丈多高的土台上置一烽竿。烽竿上纏上紡織品,平日放下,遇有敵情立即舉起,稱為 「表」,一般為白色,便於醒目。夜晚看不見,便點燃成火炬,稱為 「烽」。一般在烽火臺旁總是隨時準備些燃放煙火的積薪。

0811QC002_
▲甘肅省敦煌陽關烽燧遺址

在現存的漢簡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當時烽火的信號。假如發現有敵人一人或數人犯塞,則焚一捆薪,舉起兩個烽火。如果發現的是十人以上的敵軍進犯,除舉火外,還須將烽高高揚起。假如是五百名以上敵人來犯,則除焚薪外,需舉三烽。這些預先約定的信號,可以使軍內迅速而準確地知道敵情,以作必要的準備。

除外,還有一些其他規定。例如敵人入塞,舉放烽火時,所有邊亭負責尉吏都必須到位,並及時將敵人入攻人數和到達部位,報告上級都尉府。若遇大風大雨,施放煙火不成,則必須及時派出快馬,傳達資訊到下一個亭台。若敵情萬分危急,或敵已攻下烽火亭障,該亭不能按時舉火,則應由相鄰亭台點火,依次通報下面的烽火臺。

0811qc005_a.jpg
▲大漢朝時期通常由戍卒擔任通信使者

據史記載,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與匈奴作戰,以烽火作為進軍號令,一晝夜就可使河西的信號傳至遼東,遠達數千里。當時人用詩來形容當時資訊傳遞之迅速說: 「候騎至甘泉,烽火通長安」。甘泉在今陝北,離漢都長安大約300公里,烽火通信迅速可達,可見當時軍事通信的效率極高。

中國有句俗話說: 「軍令如山倒」。兩漢時,邊境烽火警報對屯駐官兵來說,無疑是至上的命令。《史記.司馬相如傳》記載說:當時 「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

不過漢代雖然廣泛運用烽火作為軍事通信,一般的郵驛軍事通信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這兩者常常相輔相成。軍事機構之間的通信使者,一般由戍卒擔任。他們有時作為烽火通信的補充:當天陰雨濕烽火一時不能燃起時,軍方便立即派出飛騎或快跑步遞向下一個堡壘傳遞情報。

0811QC004_
▲邊境烽火警報是至上的命令

 

 

知史簡介

e79fa5e58fb2qrcode

  • 知史,顧名思義就是知道歷史。歷史不單單是教科書中的王侯將相、治亂興衰,也是我們先祖的生活與文化沉澱,更是一個個精彩而有溫度的故事。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