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九龍城區,許多老人、婦女及青年不約而同地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家園」 。在那裏,他們可以尋求各類民生服務,也可以豐富日常娛樂生活,這個地方就是服務該區街坊已逾30年的九龍城區居民聯會。
舉辦不同愛國愛港活動
說起九龍城區居民聯會今年最大規模的活動,九龍城區居民聯會首席會長鍾子權接受《龍週》訪問時透露,毫無疑問,一定是關於內地改革開放40周年的活動。該會將組織圖片展、問答比賽、嘉年華、去深圳參觀等一系列活動。屆時九龍城區的20個社區也將會參與其中。
作為經常往返於內地與香港的商人,鍾子權深切感受到內地在過去40年的發展變化。而在此過程中,不少港商也從中受惠,從初期將工廠設立在內地,到之後與內地成為良好的商業夥伴, 「我們希望將內地與香港休戚與共的關係讓更多的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知道,所以決定組織這些活動。」
事實上,組織一系列愛國愛港的活動已經成為九龍城區居民聯會的慣例。自成立以來,聯會每年在七一回歸日、國慶節及中國傳統節日時都會組織各種活動,從1998年香港回歸第一年的聯歡舞會到2001年慶祝北京申奧成功文藝匯演,從2012年的「活在香港創明天」的創業比賽到2017年慶祝國慶68周年的粵曲比賽……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獲得了九龍城街坊廣泛參與。

心繫基層 幫街坊打流感疫苗
鍾子權形容,九龍城是一塊 「福地」,但近年貧富差距也日益擴大,不少基層居民生活不盡如人意。所以除了一系列文娛活動,聯會在過去幾年也加強社區服務工作,以各種實際行動服務於街坊,如每年9月,聯會都會向當區中小學生派發2000餘對白色波鞋。
鍾子權解釋,這是因為九龍城區的基層居民比較多,小朋友因為成長特別快,不時要換新鞋,所以聯會每年都會和不同的機構聯手組織送波鞋的活動,讓更多的小朋友體會到社區的溫暖,也當作是送給他們的開學禮物。
他指出,除了送波鞋,聯會還會幫街坊打流感疫苗、免費檢查身體、給獨居長者在中秋節送月餅等,推動社區的和諧及融洽的氣氛。
服務街坊逾三十載
鍾子權指出,九龍城區居民聯會服務九龍城居民30餘年,至今已有3萬名會員,不僅成為了政府和當區居民聯繫的紐帶,也在各個層面服務着九龍城區的街坊。
不說不知,原來鍾子權從小就是在九龍城區長大,對這裏充滿了感情。他慨嘆,香港也許沒有一個地區像九龍城區一樣經歷了如此多的變遷。過去30年間,九龍城區經歷了九龍城寨的清拆、九龍城寨公園的成立、新舊機場的交替等變遷,現在已經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呈現在眾人面前。
隨着九龍城重建工程的陸續啟動和地鐵線的相繼開通,鍾子權對九龍城區未來的發展充滿期盼,希望區內的市區重建既能保持九龍城的特色面貌,亦能帶來更多新機遇,包括吸引更多人光臨九龍城,增添活力。而聯會往後將繼續拓多元化社區服務及文娛康樂活動,為街坊帶來更多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