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明:跨境安老有何不好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上一代的老友記大多數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前一陣子,有泛民議員反對跨境安老,認為應先改善本港的安老設施。改善本港的安老措施固之然重要,但泛民為何斷定回鄉安老不是另一好選擇?難道泛民只為致力協助假難民來港定居,卻反對老友記回鄉頤養天年嗎?

當日會議只有勞福局局長列席,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卻不在席,可見政府已訂定「安老」為討論重點。筆者認為,政府輕視中港兩地居住困難的問題,年輕人即使想在內地定居亦不容易,更何況是長者呢?

內地的退休生活,許多條件都比香港好。香港生活節奏急速,老人聚眾悠閒下棋的場面已寥寥無幾。相反內地生活比較悠閒,閒時往田裏種種菜、去親朋好友家「串門子」、喝口茶。香港樓價驚人,但內地二百萬已經能買到過千呎豪宅。在內地享受養老退休,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長生津擴展至內地

國家正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政府提倡發展養老配套服務,筆者認為香港政府應該和內地政府加強緊密溝通,為長者做好回鄉安老的協商安排。

工聯會一直倡議香港福利的可攜性,經過多年爭取,現時有綜援金和生果金。但內地生活指數高,
「廣東計劃」津貼不足以承擔內地日常生活開支,應該將香港長者生活津貼計劃也擴展到內地。

醫療券應用範圍擴展至內地

香港長者擔心移居內地後,如健康出現變化,最大憂慮是內地的醫療制度未有惠及他們,而醫療券只能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使用。工聯會建議將香港醫療券的應用範圍擴展至內地主要城市的市級醫院及診所,以減輕移居內地長者的醫療開支,亦應容許香港長者購買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讓他們在內地得到適切的醫療保障。長者院舍津貼現時長者院舍買位服務,只有兩間港資老人院推行。當局應增加購買內地的養老院服務,讓更多香港長者受惠,同時減輕香港養老院的負擔。

免費乘車

記得當年某位議員,整合了大灣區的長者優惠,聲稱任何城市的長者均可免費乘車。但經過工聯會內地服務中心查證後,其實大多數城市都需要當市的居住證明才能免費。所以,希望政府可以與內地相關部門商議在內地推行香港長者全面乘車優惠的可行性。

稅務個案

除了吳永嘉經常提起本港機器在內地無法扣稅外,長者在內地安老無法令子女獲免稅額亦是一個問題。供養父母免稅額有留港限制的免稅額,令在香港工作、同時供養在內地養老父母的打工一族十分吃力。政府其實能否協助他們,減輕他們的負擔呢?

選擇留港或移居內地安老,本是長者應有選擇權。但一些泛民議員,為阻撓香港與內地融合,把內地安老扭曲成捨本逐未的手段。當然,政府要同時做好本港的安老服務,不論是院舍或家居安老,均應改善。但亦應做好與內地溝通協作,讓選擇在內地安老的長者,可以獲得舒心的服務和醫護安排頤養天年。

何啟明:立法會議員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