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自帶5個暖氣開關 邊度凍就按邊度

本版主持:冬季時常會感到寒涼刺骨,寢食難安,但暖身其實沒你想的咁難,我們人體就自帶五處「暖氣開關」,邊度凍就按邊度,瞬間啟動暖身開關,從頭暖到腳。今天為大家推薦五個穴位,位於身體的各個部位,適當推拿按壓,不僅能使穴位部位溫暖,還能刺激身體陽氣積聚,起到全身驅寒保暖的效果,快啲學起來啦!

頸肩部怕凍:拿捏肩井穴
2417QC002_走在冬天的街頭,最怕「脖子裏灌了風」,這種撲面而來的冷風,加上久坐不動,讓肩頸很受傷。所以,肩井穴所在區域,恐怕10個人有8個人摸起來都是酸脹痛。時常推拿肩井穴,會讓肩部感到輕鬆、暖和,這是因為氣血順暢,陽氣就活動起來,同時還可減緩肩膀酸痛、落枕等症。

【取穴】
肩井穴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推拿方法】
雙手虎口伸開,四指併攏,推拿肩井部位,四指與拇指絕對用力做有節律的拿捏舉措。力度不宜太重,時光不宜太久,有高血壓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特別不宜過分推拿。

上肢怕凍:按摩陽池穴

2417QC003_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這一穴位,可讓血液循環迅速暢通,平衡荷爾蒙分泌,暖和全身,從而消除上肢發冷症。

【取穴】
陽池穴位於手背手腕上,即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處。

【推拿方法】
推拿陽池穴最好是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兩隻手齊用,先用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隻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這樣按摩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

腹部怕凍:按揉神闕穴

2417QC004_在冬季,很多女性會在肚臍位置貼上暖寶寶,或者抱着電暖袋熱敷,這是因為腹部非常怕凍,容易受寒邪侵襲。

神闕穴就是人們常說的 「肚臍」,人體先天的強弱都與此穴密切相關,古人有 「臍為五臟六腑之本」、 「元氣歸臟之根」的說法。刺激神闕穴就像迅速打開了腹部的暖氣,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面色紅潤、延年益壽,起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作用,對腹部還有減肥作用。

【取穴】
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處所在位置。

【推拿方法】
雙手搓熱放於肚臍,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揉至發熱;手指按在肚臍上,不要任何揉動,依自己的呼吸水平調理按力程度,按壓時心平氣和,數自己的呼吸數, 100次便可,一天一次。

下肢怕凍:按摩湧泉穴2417QC005_人體諸多經脈都積聚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布置、器官都有密切關係,而湧泉位於足心,被稱為 「接地氣」的樞紐,常刺激湧泉能夠調理全身氣血、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緩解四肢冰凍、下肢怕凍等病症。

【取穴】
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 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推拿方法】
按揉湧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腳心,然後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腳心,搓到有熱感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着搓揉各腳趾100餘下。
拍打湧泉穴:雙腳天然向上分隔,或取盤腿坐姿,然後用雙手自然輕緩地拍打湧泉穴,以拍到腳底發燒為宜。

全身怕凍:推拿大椎穴

2417QC006_中醫認為 「大椎通陽」,大椎穴是督脈上的一個穴位,同時也是足三陽經、手三陽經還有背部正中的督脈集合的處所,是身體陽氣的集結地,是調節全身怕凍的主要穴位。

【取穴】
低頭時,摸到頸後最突起的高骨,在這塊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推拿方法】
手腳冰涼的人,可以每次洗澡時先用熱水沖大椎穴10分鐘左右,直到穴位處皮膚泛紅,整個頭頸後背乃至全身覺得發熱時停下,這就起到了類似溫灸的作用;也可以將熱毛巾敷在大椎穴上,或用手掌搓大椎穴以穴位酸脹發熱為宜,每天早晚各做5-10分鐘;如果覺得感冒襲來,出現頭暈、頭痛、鼻塞、咽癢等前兆,也可以用手掌搓熱頸後的大椎穴,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度,就能幫助身體振奮陽氣,抗禦外邪,預防感冒。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