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補選 源於宣誓鬧劇

本港將於3月11日舉行立法會補選,填補港島、九龍西及新界東共三個地方選區議席,以及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一個議席。這次選舉距離2016年立法會選舉只有短短一年多時間,當局為何會這麼快進行補選,其背後又有何意義呢?

梁游「辱華」宣誓引軒然大波

20180124p4-5-image5
梁頌恆、游蕙禎宣誓時公然辱國和宣揚「港獨」

2016年10月12日,第六屆立法會就職宣誓儀式上,多名非建制派議員自行修改誓詞,有人以奇裝異服上陣,亦有人帶備道具和以龜速宣讀誓詞等,總之花樣百出。最離譜的要數「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兩人在宣誓時使用侮辱性言語,稱中國為「支那」,又展示寫上「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國)的橫幅,公然辱國和宣揚「港獨」;以英文宣誓的游蕙禎甚至在誓詞加入粗口,引來社會各界不滿。
其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裁定梁、游等5名議員宣誓無效,並決定安排他們重新宣誓。幾乎在同一時間,時任特首梁振英和律政司向法院申請緊急聆訊,提出司法覆核,禁止梁、游二人再宣誓。
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香港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對宣誓的形式或要求作出清楚的界定,就是「宣誓人故意以行為、語言、服飾、道具等方式違反、褻瀆宣誓程序和儀式,或者故意改動、歪曲法定誓言或者宣讀與法定誓言不一致的誓言」,有關宣誓即無效。而宣誓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監誓人面前進行。對不符合本解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規定的宣誓,應確定為無效宣誓,並不得重新安排宣誓。
11月15日,高等法院裁定政府一方勝訴,取消梁、游就職成為立法會議員的資格;二人其後上訴,但遭上訴法院駁回並維持原判。上訴法院在判詞強調,釋法對本港法院具約束力。梁、游不服,欲上訴至終審法院,結果於去年8月被駁回上訴申請。二人被終極DQ,徹底喪失議員資格。

法院DQ六議員掀補選戰


在應對梁、游案的同時,律政司亦就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及梁國雄四名沒有按正常程序宣誓的議員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法庭裁定他們的宣誓無效並頒令相應的議席懸空。2017年7月14日,高等法院裁定四人宣誓沒有法律效力,議員資格被取消。高院指出,根據全國人代的釋法內容,四人違反基本法、全國人大有關釋法規定和《宣誓及聲明條例》,故此他們宣誓沒有法律效力,並由2016年10月12日起即失去議員資格。
隨着法院先後頒下判決,除了決定上訴的梁國雄及劉小麗之外,其餘四名議員的命運塵埃落定,促成了將於3月11月舉行的立法會補選。由於梁國雄及劉小麗等候上訴排期需時至少半年,故他們原先分別代的新界東和九龍西議席不在這次補選之列。這亦意味着,這兩個地方選區的議席在今年還有可能需要再舉行補選。

「泛民」恃人數優勢 陰招盡出「拉布」
一場立法會宣誓就職儀式弄得滿城風雨。實際上,泛民在地區分組人數佔優,多年來一直不斷在立法會耍出點人數、中止待續等「拉布」伎倆,阻礙議會正常運作,導致多項民生議題無法通過,令議會內亂成一團。
據立法會秘書處資料顯示,2012至2016年的第五屆立法會,會議時數長達2174小時,當中議員要求點算法定人數高達1478次,消耗逾220小時;而因為法定人數不足而休會也有18次。

20180124p4-5-image2
建制派為抗衡「拉布」而提出的修改議事規則議案一度受阻

負面影響遍及各行各業
至今屆立法會,泛民的「拉布」情況變本加厲,陰招層出不窮。如為阻止高鐵「一地兩檢」議案的審議及通過,泛民去年下半年除了傳統的「點人數」外,先是引用《議事規則》第54(4)條,就「一地兩檢」議案前一項法案提臨時動議,阻止進入「一地兩檢」議案審議;之後又不惜犧牲新聞自由,引用《議事規則》第88(1)條,動議驅逐所有傳媒及公眾人士離場,被斥「無所不用其極」。
「拉布」帶來的負面影響遍及全港各行各業,其中以建造業最是怨聲載道,批評「拉布」延緩工程撥款,令業界身陷水深火熱。以立法會2016至17年度的情況為例,工務小組共通過26項合共1303億元的工程撥款,但財委會只批出583億元,不足整體撥款的一半。

20180124p4-5-image3
 團體示威要求通過修改議事規則議案

去年修改議事規則確保議會暢順運作
泛民在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拿下29個議席,惟隨之陷入宣誓風波並觸發人大釋法,先後有六人被取消議席,所佔直選組別議席不再過半,失去分組點票優勢。建制派於是在去年10月乘機提出修訂立法會《議事規則》,授予主席更大權力把關,杜絕泛民「拉布」。
根據建制派的建議,今後立法會主席可以合併、改動甚至否決性質相似或瑣屑無聊的修訂,並且只要認為涉及濫用程序,就可否決議員有關點算人數、休會待續、法案二讀後不交付內委會或轉交專責委員會等無經預告動議,亦可跳過辯論環節直接進行表決,以杜絕泛民藉此拖長會議時間拉倒議案。
建制派還提出,將審議法案修正案全體委員會(全委會)的會議法定人數,由35人降低至20人,以及將議員站立提交呈請書成立專責委員會的門檻由原本20人提高至35人,減少流會之餘,亦防止泛派濫用呈請制度「拉布」用途。

20180124p4-5-image4
林鄭月娥指,議員回應市民訴求更改議事規則是無可厚非

建制派若勝出可阻「拉布」
由於當時泛民剛好經歷DQ風波後全面淪為少數派,這一場立法會《議事規則》修訂攻防戰,終於在去年12月17日以大比數獲通過落幕。分析指出,在這個背景之下,今年三月份的補選也具有多重意義,包括再次向當年在立法會胡鬧宣誓的行為說「不」。
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通過了香港高鐵段實施「一地兩檢」的合作安排的決定。特區政府計劃下月個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展開本地立法程序,爭取在七月立法會休會前完成立法,以配合高鐵今年第三季通車的目標。三月份的補選只有選出建制派議員晉身立法會,才能阻止泛民對「一地兩檢」立法採取拖延戰略,通過這項對香港未來發展具重大意義的決定。
九龍西49萬人可再投票根據選舉事務處發表的「2017年正式選民登記冊」,五個地方選區共有3,805,069名選民,其中港島有623,273人,九龍西有489,451人,九龍東有608,658人,新界西有1,094,701人,新界東有988,986人。換言之,九龍西的約49萬名選民將可以在今年3月的地區補選中,再次投關鍵性的一票。已報名參加九龍西補選的有姚松炎和民建聯鄭泳舜。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