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九龍承傳活字印刷術(上)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從隋唐的雕版印刷開始,印刷術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後來又傳到歐洲。活字印刷術則早在十一世紀北宋時期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重要技術革新。活字印刷不但改善雕刻印刷版耗工夫時間的缺點,更提高了印刷效率,為文化傳播開展全新一頁。在香港,佇立在大角咀的快樂印刷公司,開業至今四十年,默默承傳着這份瑰寶。

20180110p7-image2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不晚於西元7世紀初(隋代),此後雕版因數技藝就開始向東方鄰國傳播。13世紀起,沿着絲綢之路向西方傳播,經波斯、埃及向歐洲傳播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宋朝慶曆年間(西元一○四一年至一○四八年),畢昇發明了泥活字印刷術,使用膠泥製作活字排印。方法是,先在膠泥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板上,敷一層攙有紙灰的松脂蠟,活字按次序排在上面,將其加熱令蠟稍熔化,再以平板壓字平面,待冷卻,泥字便即固着在鐵板上,後期情況就像雕版一樣印刷,而活字可以多次使用。這個新技術令印刷變得靈活方便,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和品質。
宋人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記載了畢昇的活字印刷術這件事: 「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版本。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根據沈括的記載,畢昇也曾試用木製作活字,但未成功。畢昇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
經歷元、明、清三朝,活字印刷漸漸發展出木、陶、錫、銅等各種製作。元朝的王禎發明木活字和轉輪排字架,並對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寫了詳細的總結,題為「造活字印書法」一文附於其著作《農書》卷二十二之後,是歷史上記載印刷術之珍貴文獻。其主要方法是,先在木板上刻好陽文反字,鋸成單字,用刀修齊,統一大小高低、排字,行間以竹片相隔,排滿一版框,再用小竹片墊平並塞緊後塗墨鋪紙刷印。王禎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以木頭設計兩個直徑約七尺的大輪盤,中間輪軸高三尺,可左右旋轉,一個叫韻輪,另一個叫雜字輪。排版時一人念稿,另一人座在轉盤中央,依念稿者所念而撿字,使活字排版的技術與效率又獲得改進。據記載,元成宗大德二年(西元一二九八年),他用木活字排印自己纂修全書六萬多字的《大德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就印成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
20180110p7-image3

古代印刷術的演變
古代印刷術大體上可分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大類。南北朝時期,書籍改以紙質為主,取代早期的竹簡木牘。可是,在印刷術發明之前,還是要靠手抄書籍來傳播。直至在印章等技術的啟發下,隋唐時雕版印刷技術就應運而生,改善了費時、費力和容易出錯的弊端。雕版印刷技術,是先將文字反刻在一塊整木板或其他質料的板材上,再在版上刷墨,接着把乾淨的紙張鋪上,並需緊貼刮擦。最後,把紙揭起來,就可印出正面的文字或圖畫。這個技術加快了當時書籍製作的速度。宋代的雕版印刷達到了鼎盛,被廣泛利用,一般雕版印刷書籍規模都很大。然而,這種印刷方法也有弊端,例如一旦出錯則整版都要重刻、雕版刮擦製作緩慢、雕版的保管儲存不太方便等等。

20180110p7-image4
1298年王禎發明輪盤檢字法,用木活字排印《旌德縣志》;其《造活字印書法》(附於《農書》書末)是最早的系統地敘述活字排版印刷術的科技文獻。此前,撿字和排字時間太長,一直是阻礙活字印刷術推廣的障礙之一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