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調解員梁淑瑜 衝着矛盾去上班

本版主持:提起調解,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商業糾紛,但原來調解也適用於解決家庭及校園問題,例如兩代之間的矛盾、校園欺凌事件,亦能透過調解處理。目前本港的全職調解員人數加起來不超過十人,梁淑瑜是其中之一。

化解衝突成功率達九成
子女經常玩手機、發脾氣,甚至出現一些家長眼中的奇怪行為,這都可能會引起親子衝突。梁淑瑜的辦公室位於旺角,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對各種各樣的家庭矛盾,然後用調解方式協助當事人將這些「奇難雜症」化解。
「一家人在衝突時常常只看到對方的錯處,加上雙方不好的溝通模式令問題加劇。調解正好可以協助他們將處理問題的角度拉回現在與未來,想法子解決當下的事。」本身是註冊社工的梁淑瑜,接受《龍週》專訪時說。
從事親子調解已經近十年的梁淑瑜指出,一般來說,調解多用作處理商業糾紛,很少將這套技巧應用於家庭。政府09年進行民事司法改革,着力推動調解。當時她在一家非政府機構任職,開始接觸這門學問,發現在化解家庭衝突上很有幫助,於是一直鑽研,更成為親子調解專家,至今已處理過逾300個個案,成功率達九成。

助母親破解兒子「怪癖」
在調解的過程中,梁淑瑜不時遇到一些印象深刻的個案。其中,有一位少年經常將穿了好幾天的衣物掛在睡房窗邊,作為媽媽的自然看不順眼,覺得遮擋光線之餘又不衛生。母子不時為此而起衝突,關係越來越緊張。
後來透過調解,少年透露這樣做是為了環保。他認為衣物穿了一、兩次便洗,浪費水電,於是將衣物掛起,循環再穿。媽媽得知兒子並非有什麼「怪癖」後,同意讓兒子繼續履行環保原則,但基於衛生考慮,衣服穿了三、四天便要洗,結果親子關係得到改善。
「我們作為調解員,是站在第三者中立的角色,用調解技巧協助當事人從爭議當中找出共通點和想出解決方案。我們鼓勵大家在過程中聆聽,以及欣賞對方為解決問題而所作的付出。」梁淑瑜舉上述例子說,調解員做的不是提供方案,而是協助當事人自己找方法解決問題,這樣成功率才會增加。
20180110p6-image2

勸子女勿沉迷手機 宜注意語氣
孩子沉迷玩手機是最易引發親子矛盾的問題之一。梁淑瑜指,最重要的是大家有商有量,協定一個彼此可接受的使用手機的時間,溝通時亦要注意語氣和措辭。她補充說,很多子女在調解過程中表示他們不願意說出其行為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往往一開口就被家長責罵,故家長不應太快作出判斷,宜了解後再向孩子提問。
值得一提的是,親子衝突不單出現在尋常百姓家,富有家庭也會面對。梁淑瑜憶述,她曾經處理過兩代人因家族傳承問題而發生衝突。而她在處理這類企業接班個案時會強調「和而不同」,建議父母放下公司管理層的角色,從另一角度了解子女;子女則嘗試理解父母對接班的擔憂, 「最重要的是大家保持良好關係,只要大家關係好,以後就有得傾。」

校園欺凌需盡早處理
除了處理調解個案,梁淑瑜亦經常到學校主持講座,推廣調解理念。談到早前本港接二連三發生小學校園欺凌事件,她指出,其實可以透過調解處理,包括校方建立調解機制,由第三方協助處理事件。
梁淑瑜認為,校方可安排受傷害者與欺凌者進行復和調解,修補彼此關係。她指,最好是在當事人之間的關係尚可以的時候就去處理,不要拖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否則就難以解決了。

20180110p6-image3
梁淑瑜與幾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了「健康家庭及青年發展中心」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