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鯉魚門的滄桑

鯉魚門地名之來由
鯉魚門是維多利亞港的東面入口,香港已故詞人黃棣華所撰的竹枝詞謂:「鯉魚門乏鯉魚游,祇見漁舟海面浮。此去航行通萬國,東西一繞遍寰球」。據香港地名專家饒玖才的考證:自宋代起,鯉魚門已是閩、浙船隻沿海岸入珠江囗的重要海道。鯉魚門一名,就現存文獻所見,在明代《粵大記》所附的地圖上已有標示。據明末遺民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所記,從新安縣出洋的海道共6條, 分別為小三門、屯門、急水(今作汲水)、中門、鯉魚、雙筋(今作雙四)、南佛堂、北佛堂,可知在鯉魚門這個地名,在晚明時已經廣為人知。民間傳說則謂從前有一條鯉魚在當地修成精,化成龍後升天而去,此後這片水域漁產豐盛,漁民認為它是利於撈捕之地,因此稱這條海道為鯉魚門。

20171227p7-image2
1915年的鯉魚門

香港開埠前 鯉魚門的發展
相傳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部下鄭建,因未及隨鄭成功撤回台灣,鄭建及其部下流落鯉魚門一帶,後人以海盜為業。乾隆十八年,鄭建的曾孫鄭連昌在鯉魚門興建天后宮,成為今日鯉魚門的地標。鄭連昌死後,由其子鄭一繼承海盜集團。鄭一死後,張保仔成為集團的實際領導人。後來張保仔投降清廷,清廷設立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四大頭人」負責管理。清中葉以後,廣東地區不少客家人遷徙到鯉魚門,建立以客家人為主的鯉魚門村。晚清鯉魚門雖然靠近海邊,但因鯉魚門盛產花崗石,居民主要依靠打石維生。他們先從礦場開採石材,再請來自廣東的石工精打細琢,銷售到廣州、台山、順德各地,用以興建祠堂或作門柱石等。

20171227p7-image3
 粵大記記有鯉魚門地名的地圖

開埠後的發展
1841 年英人在香港建設殖民地,在中區大興土木,刺激了當地採石業的發展。當地不少客家居民,都是從事採石的工作。1935年英軍在鯉魚門興建碼頭,建築商用柴油機動船泊岸接送工人。到了1950 年代, 鯉魚門仍有利興、大興、東方、旺賢等石廠存在,主要生產石碎(石屎)為主。及至1960年代,觀塘工業區逐漸發展起來,不少村民改到觀塘工作,「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實施火藥管制,鯉魚門生產碎石的石廠亦陸續結業。
現在所說的鯉魚門村,其實最早是指三家村和媽環村,國共內戰後親國民黨的內地難民,在當地建立嶺南新村。1934年英軍在當地興建碼頭,運送物資修築魔鬼山炮台,1940年代該碼頭成為來往筲箕灣的渡海小船的碼頭,吸引魚販和菜販來碼頭擺賣,逐漸形成一個小街市,也成為後來鯉魚門海鮮業的發祥地。鯉魚門村最初沒有街名,1950年代港府開始為街道命名,出現了海傍道和泉源道等街名。同時村內也出現陶瓷廠、魚露廠、藤廠、船廠、香廠、塑膠廠等小型工廠。1960年代以前,鯉魚門仍然一個相對封閉的鄉村地區,對外交通不便,前往油塘、觀塘等地,需經山路步行兩、三小時才可到達。至1960年代中,鯉魚門才有前往油塘的巴士服務,使當地的社會經濟面貌出現改變,鯉魚門逐漸成為市區居民假日的消閒勝地,不少本地居民參與經營海鮮食肆及餅店,這些餅店所售賣的雞仔餅和蛋,也是遊客到訪鯉魚門的最佳手信。

20171227p7-image4
鯉魚門天后廟

20171227p7-image5
鯉魚門海鮮食肆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