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偉﹕小特首選舉

小童群益會舉辦過八屆的小特首選舉,希望培育學童的領導能力,有些屆別,一班當選的小特首更有機會見到真的特首,可說受到一定的重視。每年參加的學校也算不少,最近幾年我都有推薦同學參加,當中也有兩三位同學曾經「當選」。
成為小特首要過五關斬六將,幾輪的面試,又要拍片介紹自己和政綱上載You-tube, 然後爭取網上的「讚」,最後入選的同學可接受訓練,認識其他學校的同學,擴闊視野和生活圈子。
小特首們都會討論及研究他們所關心的議題,包括兒童權益、貧窮問題、環境污染等。他們通常也會透過問卷和面談的方法搜集資料,然後分析數據,並會提出建議。
第八屆的小特首們發表了2017年的「施政報告」,他們關心的議題是教育,分別就全日制的實施情況、高小及初中生的壓力和學童的睡眠時間的長短作出了研究。他們訪問了一些學生,搜集到的數據顯示小學只有很少數做到「上午上課、下午活動」的理想,但大部分學校可以安排在放學前的一堂為班主任節或導修堂,讓學生可以完成部分家課,減少回家做功課的時間。
其實不少學校已在高年級設有班會或學生議會, 讓學生嘗試「發聲」,主動關心班上和學校的事務,到中學階段可參加學生會,之後在大學在社會同樣積極參加,培養公民意識和領導力都可以從小學開始。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