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往返京、港、台三地,本文想分享的,是三地青年人近期留給筆者的印象。
台北夜,筆者在路邊攤「八卦」周遭台北青年人的私語,或言錢不好賺,或言電動遊戲很好玩,或言這個夜市什麼最好吃。看着十年如一日的台北,「小確幸」才是王道。但這當然不是台灣人的全部,想起長袖善舞的鄭姓友人,正西進大陸尋找商機;想起勤奮的嘉義林同學,她因為「(賺)錢比較多」而在香港打拚10年,他們都為了生活離開念念不忘的寶島台灣,這難道只是「命運逼人」?值得蔡英文深思!
離開台北又匆匆趕往北京,當中幾次與友人的飯敘,比我年輕的朋友對未來極具信心,並沒有台灣朋友的患得患失。同樣從事媒體工作,他們計劃中的人生卻已不僅僅是媒體,而是整個國家的大格局,如何找到自己發揮又發財的位置。欣見兩位在京成功創業的香港青年,他們發揮「港仔精神」,將國外學到的新知識與香港人擅長的靈活思維,結合內地的新科技、新形式,找到成功的鑰匙。並非所有香港年輕人都只關心騰訊與閱文,除了樓市與股市,我們應該看得更遠,比如粵港澳大灣區。
無論是人還是城市,沒有發現機會的眼光、努力打拚的活力與冒險的志氣,就不可能有希望與成功!誠如馬雲在港所說,當所有人都說YES的時候,你已經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