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偉:校本課程

最近接受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的邀請,分享課程領導的經驗,受眾是一批湖南的校長。從前,校長主要只負責行政工作,如人事的聘任、校舍的保養、設施的添置等,較少直接參與課程的發展,教學的策略和評估的方法等,但學生如何學得好,老師如何教得精彩有趣都是學校的核心工作,校長實應多花精力和時間在這方面。
學校的課程規劃受許多因素所影響,包括外在環境和學校的內在情況。前者包括科技發展、政治氣候、教育政策、經濟社會的變化等;後者包括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文化、老師的能力和心態和學生的能力及家長的支援。
學校可根據自身的目標和理想去設計有關課程。近年,STEM的推動可謂鋪天蓋地,相信絕大部分的中小學校也視為課程發展的重點。人工智能、編程、機械人、3D打印等都是不少學校引入的教學內容。因為教育局向學校撥款推動,加上有不少團體亦舉辦各類比賽,如雨後春筍,百花齊放,好不熱鬧。我校也重整了科技科的課程,並在小六增加一堂的課時,又與外間機構合作,共同編寫課程,學生的反應也很熱烈。
除了STEM的校本課程,我校也發展了中史及文化科,綠色課程和資優課程等,令到學生可接受更廣闊的課程,更豐富的學業經歷。校本課程也可以讓每間學校辦出特色來。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