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的盂蘭勝會

盂蘭勝會的起源
盂蘭節起源自道教的中元節,也即道教天地水三官信仰中的地官誕辰。西晉時代佛教徒稱佛祖教導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佛歡喜日或僧自恣日,民間可於該日辦盂蘭盆會,以盆載食物供養僧人,便可解救父母在地獄的痛苦。盂蘭勝會中的「盂蘭」由梵文「Ullambana」譯來的,意為「救倒懸」,即救度亡魂倒懸之苦,是來自佛教《目蓮救母》的故事; 「勝會」是指一大群人舉行活動的意思。隨後盂蘭節逐漸取代中元節,成為民眾心目中鬼節的正統。香港盂蘭勝會的組織,大多以地域和族群為基礎發展起來。民間營辦的盂蘭勝會,大致可劃分為潮州、廣府、鶴佬式三類。據統計,2014年全港共有118個盂蘭勝會,潮籍盂蘭勝會佔56個;其中九龍區共有潮州式盂蘭勝會35個(九龍東24個,九龍西11個)。20171115p7-image2

儀式與特點
九龍地區的盂蘭勝會起於何時?由於缺乏資料記載而不可考,但九龍歷史最悠久的盂蘭勝會是以廣府人為主的「長沙灣街坊福利會盂蘭勝會」。可是論及數量與規模,則以潮州式盂蘭勝會最為突出。2011年,「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周樹佳先生指出大多數的潮州式盂蘭法會,都是採用佛教儀式。會壇正中供奉的是三寶佛,經師都是佛堂的俗家居士,誦經全用潮州話。經棚的布置相當講究,佛堂會用巨款訂製潮繡布帳和水陸裝飾會場典型潮式盂蘭勝會的場地安排,除了經棚(經師誦經及做法事的地方,潮式盂蘭勝會的經棚通常謝絕女性進入)外,還有神棚、戲棚、大士王棚(擺放大士王的地方)、孤魂台(安置孤魂神主牌的地方)、米棚(雜物棚)及袍棚。法師誦經的地方主要在經棚,但每日會派人單獨在孤魂台唸《地藏經》。
一般參觀盂蘭勝會的朋友,往往被會場內的大士王神像所吸引。有說大士王是觀音的化身,又有說是觀音大士的下屬,也可稱為鬼王。在盂蘭勝會舉辦期間,大士王負責管理孤魂野鬼的秩序。盂蘭勝會的儀式進入尾聲時,負責人會將大士王化掉,表示勝會已經結束,遊魂野鬼也會離開,再不需大士王看管他們。化掉大士王後,大士棚前的香爐也會被倒轉。
20171115p7-image3

盂蘭勝會的宗教意義
陳蒨教授認為盂蘭勝會期間的宗教儀式,意義主要在於超度孤魂野鬼。所謂「孤魂野鬼」是指因意外不幸身故的人士。專業的經師進行誦經施食等儀式,旨在安撫亡魂,潔淨社區,祈福消災,重建亡魂在陽間的秩序。同時也有團結社區意識的作用。按照過去的傳統,潮州式盂蘭勝會的理事都需要在完成儀式前茹素,但現部分盂蘭勝會組織對此守則較為寬鬆,只是不許信眾在場內吃葷。大型的盂蘭勝會會上演「神功戲」,通常都有戲班演出大戲,用作給先人在接受功德之餘又得到娛樂,亦可以讓街坊分享同樂。最後又有向長者派發「平安米」的活動,有些盂蘭勝會派發的「福品」也包括麵條和雨傘等家居日用品。但由於有長者徹夜排隊輪候平安米以致昏倒,為免再生意外,政府加強對組織派發「平安米」的管制,規定組織只可向每人派發1公斤白米,禁止派發白米以外物品,並建議勝會組織購買第三者保險。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