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韋喬 從「垃圾仔」變世界傑青

當下的香港,許多年輕人苦無向上流動的空間,常為不到希望而氣餒。47歲的甄韋喬頭頂着世界傑青的光環,希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他們只要肯拚搏,總會有出頭的一天。

20171018p6-image2
由甄韋喬擔任主席的願景基金會有份合辦的愛心義剪顯真情活動,為深水埗區獨居或合居長者及有需要居民免費理髮

日前,記者來到甄韋喬位於長沙灣的辦公室,傾聽甄韋喬的創業故事,為本港年輕人提供一些借鑒。

被指垃圾仔 激發奮鬥
甄韋喬8歲隨家人從廣東遷居香港,住過板間房、當過清潔工。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鬥,從當初的「垃圾仔」成功轉型,成為數家公司的老闆,還於07年和08年分別被授予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的稱號。
甄韋喬中三畢業後因要幫補家計,輟學進入表廠工作;兩年後,17歲的他毅然轉行,加入女友母親的清潔公司,工作包括在屋邨倒垃圾。
「有一次在沙田的屋邨做清潔,有位師奶抱着兒子經過,向她兒子說,你不努力讀書,以後就會和這個哥哥一樣做垃圾仔。」
實際上,甄韋喬在當時(1990年左右)已經是清潔「包頭」,月收入有2萬元,而那時候大學畢業生在房屋署任職屋邨主任月入才7000元。
「走啦,快點走,別阻住我做嘢。」生性倔強的甄韋喬聽了這番話後,心裏和自己說「要爭氣,要讓人知道做清潔也會有出頭天。」這件事激發了甄韋喬展開人生事業,當了兩年「垃圾仔」後,他與弟弟創辦清潔公司,憑藉優良服務令生意越做越大。

當前年輕人創業環境更好
甄韋喬說,自己創業的那個年代,生活條件比今天很多年輕人差,但是心態上要強很多。
說起當時住板間房的經歷,甄韋喬仍然歷歷在目。他站起身比畫着會客間沙發的位置, 「房間只有80呎,媽媽和我們兩兄弟就住在裏面,睡在上下的碌架床。」
「我們那一代,如果不做,不去想辦法,吃住都堪憂。」甄韋喬說,要令自己有不同的成長,就一定要去改變。反觀今天的年輕人夠吃夠住,上進心反而沒有以前的年輕人強。

20171018p6-image3
甄韋喬出席願景基金會籌辦的2016年社會服務創新大獎啟動禮

一半時間投身社會服務
對於有些年輕人抱怨現在的機會少,甄韋喬不認同。他說,現在比起他創業時有更多機會,特別是這三、五年香港推出了很多的創業基金,幫助年輕人實現創業夢想, 「只要有好的概念模式,就可以申請,現在整個配套設施齊全,而我創業的年代什麼也沒有。而且也可以到內地的創業基地去發展。」
頭頂着香港傑青、世界傑青的光環,甄韋喬坦言,有了傑出青年的頭銜,確實會為他帶來很強的社會責任感。他現在有一半的時間投入到社會服務中去,大部分都是和青年工作有關, 「我做很多香港青年和內地青年的交流工作,希望通過交流,香港年輕人可以找到在內地就業和創業的機會。」
甄韋喬也不時會獲邀出席香港的創業講座和學校搞的職前培訓,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對時下的年輕人有所啟發。

年輕人須放下身段走「小路」
在採訪中,甄韋喬反覆強調,年輕人的問題主要是心態的問題。「要相信自己,理想必達成!」這是甄韋喬的座右銘,也是他成功的秘訣。他說,心態決定了成敗,很多時候人輸的是心態,不是能力。
甄韋喬認為,香港還是有很多向上流動的機會,但年輕人必須放下身段,肯走「小路」。他把主流的行業和大公司比喻為「大路」,建築等大多數人不想做的行業和小公司則是「小路」。
現在的年輕人一畢業都想從事金融業,去大公司,其實他們可以考慮不同的路,雖然走「小路」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沒那麼光鮮、體面,但可以更容易出頭。

20171018p6-image4
甄韋喬熱心公益,於2000年成立雁心會樂幼基金及為該會創會會長,分別於各省份捐建了超過100間學校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