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炎熱酷暑,市民都會開冷氣消暑。但經常吹冷氣很容易引起皮膚乾燥等一系列「冷氣病」。以下向讀者推介六大貼士,讓大家在嘆冷氣之餘,又能遠離「冷氣病」。
(1)室內外溫差別超5℃
開冷氣時,房間溫度最好控制在24℃到26℃左右,這樣的溫度對人體來說比較舒適。切忌把冷氣溫度調得過低,因為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令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和體弱者患上感冒。
(2)冷氣房必須開窗換氣
開啟冷氣的時間不要過長,而且要經常開窗換氣,以確保室內外空氣交換,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此外,開啟冷氣的房間應保持清潔衛生,並避免在室內吸煙。
(3)定期清潔冷氣
要定期清洗冷氣機的過濾網,以防止灰塵在過濾網上積聚和避免細菌繁殖生長,給人體帶來危害。一般每隔半個月就要清洗一次。另外,最好定期對房間進行熏蒸,可加熱白醋使其揮發,這樣能達到淨化空氣的效果。
(4)加裝加濕器
可以在家或辦公室內加裝一部加濕器,以保持室內的濕度。但要注意的是,選購加濕器時,別以為噴出的霧量越大,加濕效果會越好;相反,霧化的水粒大,擴散效果會較差。市民選購時可將手掌放在噴霧口25厘米的地方多次噴霧進行測試,如手感滋潤,又無水珠滴落,就是表示霧化效果較好。
(5)忌一直開冷氣睡覺
晚上最好不要一直開冷氣入睡,較環保健康的做法是,睡前先開冷氣將室內氣溫降低,然後關掉冷氣改開風扇降溫。亦可在睡前調校好冷氣開放時間,一般設定開啟三小時即可。如實在酷熱難耐,要整夜開冷氣睡覺,亦要將冷氣溫度調整至24℃到26℃左右,並要用被子蓋好腹部等部位,以免受涼生病。
(6)保濕補水
皮膚長期在冷氣的環境中容易乾燥,所以要注意為身體保濕補水。最好是在沐浴後即搽保濕乳液,把水分鎖在皮膚底下。平時最好隨身攜帶一支保濕噴霧,隨時為肌膚補充水分,讓肌膚時刻保持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