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鄭屋漢墓的故事

秦漢時代香港已經是中國的領土
秦代以前,香港尚未受中原王朝管轄,及至秦始皇平定南越,香港被納入南海郡番禺縣,從此中國開始對香港實施直接管治,秦始皇下令徵召平民戍邊開發嶺南,促成越人與漢人的同化,也改變了香港落後的經濟面貌。漢武帝派兵征服南越王國,再度將香港納入中國版圖內。他為了增加國庫收入,實行鹽鐵專賣,香港的鹽業亦得到相當發展。
考古學家在香港沿海坡地上,發現大量與煮鹽有關的灰窰。為防止民間偷運私鹽,漢朝政府還在南丫島、大嶼山等地設軍駐防。

李鄭屋漢墓的發掘
深水埗李鄭屋漢墓,是迄今為止香港地區發現的唯一一座漢代墓葬。1955年8月,港府在李鄭屋邨施工興建公屋期間,工人夷平一座小山丘時,發現一座磚築的古代墓葬。隨後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F. S. Drake)帶領香港大學的師生對該墓進行了發掘和清理,林仰山,英國人,出身傳教士家庭,曾在齊魯大學任職,為知名的考古學家,1952年應聘來港大任教。在羅香林的幫助下,對古墓的出土文物作出考證。墓葬為磚砌結構,由甬道、前室、後室和左右側室組成,平面作「十」字形,墓向西南。總長約8.5米,寬約10.2米。羨道是墓室的入口通道,在發現時已毀壞,無法得知當時封墓的過程。墓磚均為長方形,質地堅硬,呈紅色或灰色,一般長40、寬20、厚5厘米。墓磚多係素面,有的在其側邊模印有幾何花紋、簡單的動物紋樣及文字。模印文字有「番禺大治歷」、「大吉番禺」、「薛師」等。出土文物有銅器、陶器及陶模型等隨葬品58件。墓內未有發現墓主的屍體,可能是東漢時代一位鹽官的衣冠塚。

20170823p7-image2
漢墓的陪葬品

發掘工作結束
後,墓葬四周用鋼筋混凝土進行加固,並在旁設立陳列室,於1957年6月對公眾開放,後於1969年移交香港博物美術館管理。1988年李鄭屋漢墓被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保存。為了穩定漢墓內部的濕度和溫度,減緩墓室的損耗,墓室不對外開放,但觀眾可以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窺探古墓的內貌。由2005年1月起,為紀念漢墓出土50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進行一系列的復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頂部加建一個使用聚四氟乙烯物料製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滲漏,減低被侵蝕的機會,耗資達100萬港元。

20170823p7-image3
 林仰山

漢墓出土的意義
李鄭屋漢墓的埋葬制度和隨葬物品, 都與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等地出土的漢墓相近。國學宗師饒宗頤認為墓磚中「薛師」兩字為造磚工匠的題名; 「大吉番禺」和「番禺大治歷」所記為墓葬所在地的縣名及吉祥語。「番禺大治歷」意為番禺大治,說明漢代九龍一帶地區屬番禺縣。李鄭屋漢墓的出土,填補了香港古代考古的空白,展現了香港地區古代文化發展的連續性。同時也反映出漢代香港居民的生活狀況,更重要的是,它向世人昭示:香港地區不僅在文化上同中國同為一體,而且至少從漢代開始,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已是同一行政地域,香港居民是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在香港生活的。

20170823p7-image4
漠墓出土時的情況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