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為了父母和學校 作者:陳家偉
每年的四五月開始,許多K2家長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因為他們都要留意各間直資學校的接受申請及舉辦簡介會的日期。香港現時大約只有4%的小學學額屬直資,可謂非常矜貴。不少家長都追捧直資,原因主要是直資辦學的自由度較大,而且學校會收取學費,同時亦獲得政府的按額資助,所以資源較官校和津校為多,較有條件提供優質的教育。
家長要更了解學校,除了瀏覽學校網頁或「入學天書」外,最有效直接的方法便是親身到學校,聽聽學校的校長、老師講解學校的各方面。另外,學校也通常讓學生有不同的表演,家長也可以看看學生的表現。
參加了簡介會之後,家長便會決定報名與否,通常香港的家長都愛漁翁撒網,報讀十數間學校,填寫多份報名表格,又帶子女參加多次的面試,可謂要過關斬將,令人疲憊不堪,有時真正心儀的學校卻名落孫山或列作後備,只有耐心等待。
無論報考幼稚園或是直資私立小學都是令人折騰的事,而學校要在幾千名申請中選一百多名小一學生也是個勞師動眾的巨大工程。現在的情況是家長的申請製造大量泡沫,到最後各直資學校會作一次音樂椅的情況,幾經辛苦,學校的學位才會塵埃落定,由一年前的四五月開始到一年後的九月正式入學,整個申請過程足足十多個月,漫漫長路,難為了家長,更難為了學校呢!
陳家偉
陳家偉博士為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關注學生的品德及才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