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講金又講心 娶京女要20萬+買樓
本版主持:男娶女嫁,人生大事,講金又講心。據內地媒體最近進行關於內地禮金的調查顯示,部分地區出現了「越是貧困地區,越出現高價禮金」的特點,其中很多地方的禮金不僅增加了一倍,房子、汽車等也成為禮金的重要內容。
不過,在南方一些地區禮金不升反降,重慶、武漢等地還出現了「零禮金」。至於「北上廣」等地的禮金也相差甚遠:在北京結婚,男方要付給女方的禮金一般約為20萬人民幣,再加一套房子;在上海,禮金則需10萬人民幣,而一套房子也是必不可少的;廣州的禮金最少,5萬人民幣,外加價值1萬人民幣的金飾。香港禮金的價位與廣州相近,約5萬港元,也無需「送樓」,各位香港男士可以安心啦。
禮金起源於中國古代的聘娶婚制。「六禮」中的「納徵」或稱「納幣」,即為禮金之意。男女雙方通過禮金建立關於婚姻的約定,即如果一方給付禮金而另一方接受,則意味?婚約成立。因為僅憑口頭約定,一旦發生爭議往往無法確定是非。禮金的給付解決了舉證難的問題,增加了雙方任意悔婚的成本。在現代社會,只要男女雙方前往政府婚姻登記部門登記,則婚約即產生法律效力。雖然法律沒有規定要付禮金才能結婚,但作為中國傳統習俗,在香港及內地不少地方都保留了送禮金的習慣。
4年前,有內地媒體以地圖形式標註了中國各地的結婚禮金金額。如今4年後,這份「禮金地圖」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根據2013年的「禮金地圖」,河北省的平均禮金為1萬元禮金加「三金(金鐲子、鑽戒、鑽石項鏈)」,花費大約為3萬元。也就是說,4年時間裏,即便不加入買房買車的花費,河北省的平均禮金也增長了2至5倍。這種現象同樣發生在河南、山東、貴州、陝西、甘肅等地。
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聚集區的禮金情況差異也比較大。在新疆,維吾爾族姑娘對結婚首飾(耳環、項鏈、手鏈、戒指)更為看重,禮金可以商量,大體3萬元到10萬元不等,而在4年前,新疆的禮金還是8888元禮金加雙份禮品。在西藏生活的藏族男子娶新娘雖然不需要送現金,但要送數量不等的犛牛(8000至1萬元一頭)、羊或者汽車。總而言之,在禮金上漲的區域裏,西部地區禮金高於東部和南部地區,貧困山區禮金高於城郊村。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禮金金額呈上漲趨勢?除了通脹因素外,有專家指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適婚人群男多女少,導致女孩「物以稀為貴」。內地一些地方長期重男輕女,20世紀80年代中期超聲波技術興起並開始用於生男生女的檢測,導致中國的男女出生人口性別比率開始拉開差距。與此相應,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禮金在農村興起,並且呈現逐年增長趨勢。此外,隨?內地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一些人也產生了攀比心理,覺得禮金越多,越有面子。為了應對越颳越烈的禮金之風,去年中央政府出台了相關文件,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加以引導,倡導婚事簡辦,反對借婚姻索取財物。
結婚最重要的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禮金作為流傳已久的傳統習俗雖說必不可少,但如果一方「獅子開大口」,導致婚事告吹,造成雙輸局面,乃一大憾事。各位家長要「手下留情」啊。
結婚最重要的是情投意合,禮金應適可而止
在西藏結婚,一般以犛牛作為禮金
內地不少新人結婚時,新娘子都會戴上金飾,以示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