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殯儀小史(上)



香港殯儀小史(上)

生老病死為人生必經階段。近日有關私營骨灰龕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議題。現在就讓我們回顧過去香港殯儀的歷史吧!

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按照中國傳統習俗,都會選擇在家離世,早期香港的貧民若不幸身故,通常由東華醫院或同鄉組織代為殮葬;家境富裕的人通常在家中發喪及舉殯,當時本港樓宇一般為2到3層,住在2樓以上的死者家屬,會僱人用竹搭建喪棚,方便運入與送走靈柩。靈柩運走時會由儀仗樂師奏哀樂,親友肅立街上接引上山安葬。若有富人身故,家屬更會組織龐大的出殯行列,彰顯死者的身分與社會地位。

 

WhatsApp Image 2017-02-11 at 8.56.43 PM.jpeg

1941年5月,富商余東璇在大埔別墅病逝,出殯行列長達1英里,皇家軍樂隊在出殯行列中為先導,送殯隊伍由般咸道別墅出發,經路祭地點皇后大道中的余仁生藥行,往西環一別亭辭靈,再運回大埔別墅安葬。這種鋪張的送殯行列,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仍然相當普遍。當時九龍彌敦道經常出現操往尖沙咀火車站的送殯行列,死者靈柩經九廣鐵路和合石支線運到和合石墳場安葬。

過去在中國農村地區,鄉人的喪葬活動,都會由同村社群互相幫助下完成。都市社會由於人口流動性較大,居民之間關係相對並不密切,一般購買棺木及相關事宜,通常由長生店代辦。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香港政府沒有立法規範長生店的活動。最早在1880年代以前,香港已有長生店的出現。早期香港的長生店,多由祖籍廣東東莞的人士所開設。長生店以魯班為行業神。凡遇魯班先師誕,各木工泥水等行為工人均休假一天,由東家備筵款待,長生店亦不例外。當時民間迷信,認為小童吃去剩餘飯菜,可以長生福壽。因此日迷信者毫無忌諱,在長生店前排隊取飯。當時長生店經營的業務廣泛,除出售棺木外,亦為有需要人士僱用道士、尼姑、樂師、仵作、執骨等喪葬業者;部分長生店亦有兼賣壽衣,同時為死者家屬提供葬地介紹服務。

早期的長生店,大多集中於港島灣仔與九龍油麻地,據1927年《華字日報》所記,油麻地共有長生店11間。當時長生店大多與民居混雜。1940年12月1日,油麻地窩打老道13號五福長生壽衣店發生火災。該店租用一楝四層高樓宇的地下營業,樓上均為住戶。傍晚時店內棺木無故起火,消防員到場搶救。幸該樓宇為石屎建築,未有波及樓上住戶。

此外,長生店也為東華醫院與義莊採購棺木採購。當時不少貧民於東華醫院病逝無力殮葬,院方邀請各長生店輪流在院值日,由院方對棺木作出補貼,使長生店能以較低價錢為死者家屬提供殮葬服務。死者家人若自行殯殮者,可向值日長生店購棺。

殯儀館是戰前本地的一個新興行業。香港首間殯儀館為「香港殯儀館」,約於1930年代由一位外籍人士於現今灣仔修頓球場旁邊創辦,後遷往灣仔道與德仁街交界(即現今集成中心旁的籃球場)。當時灣仔的殯儀館用簡陋的竹棚搭成,一般死者會被送到館內收殮,停柩3至5日後舉殯。但當時在殯儀館出殯的風氯氣並不普及,只有外籍人士及部分落泊香江的名人會選擇在殯儀館出殯。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於1940年3月客死香港,於灣仔摩利臣山道的福祿壽殯儀館入殮,靈柩安放於東華義莊,同年安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香港人在殯儀館出殯的風氣,到二戰後才開始普及。讓我們在下期再談吧!(周子峰)

1 comment

  1.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家就在窩打老道13號五福樓上. 謝謝你讓我知道我舊居的舊事, 期待你寫多點香港殯儀業.

鄭三少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