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真土豪 蘇軾好辛酸
買房,從古至今,都是中國人的一件大事,誰還沒有點辛酸淚呢?即使是身居高位,依然有不少人為住房問題而發愁不己,難怪杜甫也要感慨【安得廣廈千萬問,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岳飛 打仗不耽誤買房
爲了安置家屬,抗金名將岳飛在江西九江置過房子,同時還買了不少土。戶部的報告裏寫的是:岳飛家向外出租的不動產,共有151間房、1400 多畝地以及兩所水磨。可想而知,當岳飛及其義子岳雲在外殺敵立功、馳聘戰場的時候,是毋須擔心家人的生活的。
歐陽修 為了買房歷盡艱辛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詞人歐陽修,25歲參加工作,當過好幾任知州。他卻一直帶着寡母和妻兒借住在衙門大院裏,還租住過非常破舊的民房。這種窘迫的居住狀態,一直持續到他42歲那年在阜陽買房置地才告結束,算了算,歐陽修是在他爲官17年後才擁有了自己的首套房。
陸游 為官二十載,與房無緣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始終沒有在杭州買房,包括他在杭州做官的時候,也是在磚街巷,南頭一個大雜院裏跟七個兒子租房住。陸游不是不想在杭州買房,只是買不起。杭州的地價和房價要比紹興城郊貴出幾百倍,他雖然斷斷續續做了二十多年官,憑收入在杭州買房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蘇轍 為圓買房夢,傾盡畢生財
一家三蘇都是苦。蘇軾的弟弟蘇轍說起房子,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比現在的心酸房奴也好不到哪去。他在詩中自:「我生發半白,四海無尺橡」「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爲 言」。
直到蘇轍回河南許昌定居後,狼很心拿出攢了大半生的工資,又賣掉一批藏書。而後花了幾年時間,陸續買下「卞氏宅」、「東鄰園」、「南園竹」,又改建、擴建,置了一處百餘間的大院落,安頓下全家老小。心願滿足了,他一生的積蓄也耗盡了。「盎中粟將盡,橐中金亦殫」,於是又自責 「我老不自量」,到了這把年紀還來做房奴。
蘇東坡 有錢不買房,買房卻沒錢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蘇東坡26歲正式成爲一名公務員,月俸4500錢,後來他當上了水部員外郎。但是那時候既要爲親爹蘇洵還房貸,又想著賑災做慈善,蘇東坡並沒有爲自己買房子。
到老了,想安置下來,可是薪水不斷下滑,職田也被沒收,就算他想買房,也已經買不起了。兒子要結婚,只好借一位好友的房子辦喜事。50歲那年從弟弟蘇轍那借了三千貫才在江蘇常州買了首套房,前後花了二十多年時間。
徐渭 一篇文章换来二手别墅
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徐渭,一 生可謂是窮困遼倒,從20歲成家,到40多歲寫《鎮海樓記》,當中20多年的時光,他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屬於他自己的住所。當倒插門女婿的時候,他住岳父家的房子;不當倒插門女婿的時候,在外面租房。紹興的胡同,杭州的寺院,都曾有他租房的記錄。
公元1561年,胡宗憲在杭州建成大型景觀建築鎮海樓。他寫了一篇《鎮海樓記》,胡宗憲讀了大喜,拿出220兩銀子作爲稿酬給他。於是徐渭拿看這些銀子,在紹興城區東南郊買了一套二手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