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鄭屋邨徙置區的記憶

李鄭屋是李屋村與鄭屋村的合稱,兩村屬客家村,相信於清代年間遷入。嘉慶《新安縣志》有李屋村的記載,卻沒有記載鄭屋村,可知後者應於嘉慶以後的建村。二戰後內地大量人口湧入九龍,難民在李鄭屋村內與菜田搭建寮屋居住。

自1953年石硤尾火災後,港府開展建屋計劃,先後在石硤尾、大坑東和李鄭屋清拆寮屋,興建徙置大廈安置居民。港府於1955-59年間在李鄭屋的土地上興建了19座徙置大廈,共有居民約48,000人。

安置受災遷拆寮屋戶

早期李鄭屋邨屬徙置區,用作安置受災或清拆影響的寮屋居民,設備較專為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的 「廉租屋」(如蘇屋邨)為差。徙置大廈呈 「H」字形,每座樓高7層,沒有升降機,各單位面積約10至20平方米,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居民須在門外走廊生火煮食,年輕女性到公共浴室洗澡時,為防被人偷窺,會由年長婦女陪同,或由父兄在浴室門口等候,以策安全;浴室更沒有熱水供應,生活殊不方便。

317QC001_
▲1954年李鄭屋的寮屋

擠迫的居住環境

由於當年單位供不應求,徙置事務主任更會安排兩家互不認識的家庭合住一個單位。當時一般家庭缺乏節育觀念,子女眾多,往往一個面積10平方米的單位,住有5到8人,比今日的 「劏房」更擠逼。然而當年鄰里關係甚佳,雖然經濟環境惡劣,但大家守望相助,差不多同一大廈的居民都會互相認識,遠較今天的鄰里關係更密切。

317QC004_
▲昔日徙置區內的士多

到天台去上課

當時由於徙置區適齡學童眾多,地方不敷應用,導致 「天台小學」出現。微勞士牧師(Rev. Verent John Russell Mills)在1950年代建議香港政府在徙置大廈的天台設立小學,由志願機構(主要是基督教團體為主)開辦,為基層家庭的子女提供教育機會。顧名思義,天台小學設於徙置大廈的第7層,一般七樓第一個單位是校務處,天台兩邊共四個課室,學生每天上課前要聽校長訓話,然後回課室上課。因地方淺窄,學生在課餘時只能做體操、跳繩、擲豆袋等玩意,不能踢球。據林喜兒小姐《七層足印:李鄭屋徙置區口述歷史》的研究,李鄭屋邨前後興辦了約13所天台小學。及至197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港府撥出更多資源,興建設備較為完善的小學校舍,加上港府重建李鄭屋邨,天台小學因此逐漸停辦或遷到新建校舍繼續辦學。

徙置區的重建
1980年代,香港房屋委員會決定將李鄭屋徙置區分期重建成當時的新型公共屋邨,興建10幢公屋和兩個特別設計的居屋屋苑寶麗苑及寶熙苑,歷時接近14年。公屋並以中國傳統品德人格命名,例如:信義樓、和平樓、忠孝樓、仁愛樓、和睦樓、廉潔樓、禮讓樓、道德樓、孝廉樓和孝慈樓;以及在原址興建一個公園和在李鄭屋漢墓附近興建漢花園。李鄭屋邨的記憶,正是戰後初期香港 「獅子山精神」的反映。

螢幕快照 2018-11-06 下午3.30.21
▲重建後的李鄭屋邨新型公屋大廈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