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明:智慧城市路在何方

在香港推動智慧城市,就像在香港推廣哲學一樣困難。哲學的字根源自於 「愛.智慧」,是一種無形而化在各行各業的工作模式。和智慧城市一樣,希望透過更即時的資訊收集和電腦運算而得到更好的城市管理。有些市民對這種即時的社會互動存有顧慮,某些反對派議員,更用 「老大哥」(Big Brother)來形容這種城市管理方法,擔心會被政府利用來監察市民。

其實反對派只是 「虛張聲勢,恫嚇市民」。在香港,八達通、信用卡和智能手機早已滲透市民的日常生活習慣, 「有心人」老早就可以透過數碼腳印去追蹤和監察市民。與其杞人憂天,不如反對派以身作則,脫離科技生活,以明決心。

其實在港推動科技發展的誘因,是協助解決現實生活的種種問題。例如內地早年被假幣困擾,人口又多,難以根治,適逢互聯網大潮興起,便讓流動支付乘勢而起,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讓中國直接變成國際上流動支付的領頭羊。只要人民遇到的「痛點」到肉,自然激發為民利民的科技改良,推動城市發展,甚至創造新機遇。

不過,香港人遇到生活上的痛點又是什麼呢?從特首答問會大家的提問所見,香港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離不開住屋,以及接近崩潰的公共醫療。的確,這些問題並不是說發展科技就能根本解決。但是,從國外及國內的經驗可以見到,智慧城市最重要的一點是透過不同形式、不同範疇的感測器,更切實了解市民的不同需要,透過電腦分析,調撥社會不同的資源,更快滿足市民需求。例如,當感應到某個路口突然車量增多,交通燈便會自動延長時間,疏導車流;又例如網約車平台透過市民提出出行的需求,配對附近的空車,善用剩餘的運載力;如此種種,均是科技透大數據作出的改善。在國外或國內,城市發展比較粗獷,信息傳遞需要較長時間,大數據的應用正正解決城市管理的痛點,令城市發展更迅速、更發達。

香港人口集中,城市面積少且設計精緻,港人往往認為日常的科技應用 「夠用就得」。假如單單以節省時間為由發展新科技,的確市民到商店購物,八達通及流動支付已非常方便快捷;又例如將停車場自動化識別車牌並自動支付,比八達通直接拍卡出閘也節省不了多少時間。用戶體驗差別不大,商家從中節省的人力成本未必抵得上提升科技的成本,因此,本港科技發展就像一條飽和曲線,在二十多年前一輪急促發展後便慢了下來,八達通後再無突破性發展。

其實在市民的衣食住行中,其實痛點處處,只是香港人的忍耐力高,把痛點忍了下來,也把科技發展的潛在力壓了下來。又或者用其實飲鴆止渴的方法,例如輸入外勞、壓低薪酬、無償加班的方式,榨乾市民的心力,維持舊有的方法並提升產出,與新科技抗衡。如果我們要活得那麼痛苦來抗拒新科技的話,倒不如我們面對痛點,積極地處理問題,善用新科技帶來的好處,才能把我們的生活提升上另一個層次。

何啟明:立法會議員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