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 入選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木偶戲獲納入二○一四年六月公布的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分類,木偶戲屬於表演藝術類別。二○一四年,木偶戲(中型杖頭木偶戲、陝西杖頭木偶戲)亦是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之一(編號 Ⅳ-92)。位於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香港偶影藝術中心,一直傳承這份文化瑰寶。

提線木偶 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常見的四大類木偶,包括提線木偶、掌中木偶、皮影木偶和杖頭木偶。其中,提線木偶早於宋代前已存在,已有二千多年歷史,是目前中國木偶戲中歷史較長的劇種,以福建省泉州、漳州等閩南地區最為盛行。近代以泉州木偶最有代表性,尤其木偶頭和臉部的設計及造工更是聞名於世,因明清時期戲劇的發展蓬勃而創造了不少花臉和鬼臉造型,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泉州的提線木偶大師黃奕缺師傅對古老的傳統木偶構造有着大膽的改革創新,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提高了木偶的表現吸引力,其創演的《馴猴》、《青春夢》和《鍾馗醉酒》三個小戲,譽滿偶壇。

香港的提線木偶大師

香港偶影藝術中心總監黃暉師傅自十七歲開始學習木偶藝術,他正是出生於木偶之鄉─福建泉州。黃師傅從小就喜歡木偶劇,早年曾師從皮影藝術家譚德貴學習皮影戲,及後追隨木偶戲藝術家黃奕缺、李貽權學習提線木偶和掌中木偶。黃師傅得其師黃奕缺的真傳,擅長表演提線木偶劇,至今已超過四十年的表演經驗。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努力不懈在香港推廣中國木偶戲。一九八三年,黃師傅協助李貽權創立 「香江皮影團」,是香港首次演出的本土皮影戲。現時由黃師傅營運的香港偶影藝術中心,自二○○一年創建以來舉辦課堂培訓新一代木偶劇表演者,積極從事拓展戲曲、劇教育工作,亦到過多個國家地區作巡迴演出,以至舉辦木偶皮影展。

眾多偶戲中,以 「提線木偶戲」歷史最為悠久,也是較難操控,因為每個木偶少則十六條線,多則超過五十條線,分別控制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演出不同神話和寓言故事。全靠木偶師的經驗及應變能力應付表演時出現的繞線、斷線等情況。北方皮影戲中的皮影偶較講究木偶的華麗雕工,而南方的則注重誇張動作吸引觀眾。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一九八五年,是中國木偶戲在香港發展蓬勃期,不少木偶劇大師都隨劇團來港。那時候,黃師傅曾有七年時間都在美麗華夜總會有定期演出《大名府》、《武松打虎》等經典劇目,也在文華東方酒店、香港喜來登酒店、海運大廈、尖沙咀新世界中心、愛丁堡廣場及置地廣場等場地表演。一九八五年是中國木偶戲在港發展的分水嶺,偶戲不再是公眾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發展環境開始出現危機。當時每日以至每星期都有固定表演,而現在一年只有平均數十場,多數在學校、海洋公園和康文署安排的戶外演出,遇到節日便在商場表演,向大眾展示木偶藝術。

187QC013_
▲黃暉師傅利用提線木偶表演,形態栩栩如生

承傳與推廣

時至今日,偶戲市場在香港逐漸出現萎縮的現象,由大眾娛樂變成了傳統文化節目。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中國木偶戲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在香港,尚存的傳統木偶團已不多,正面對傳承人青黃不接、資金短缺、市場萎縮、演出機會愈趨減少等等多方面的困境。在推廣這份珍貴遺產,走進校園和社區,擴大演出範圍,讓更多觀眾了解、欣賞中國木偶戲的特色,使中國木偶戲繼續發展下去。

187QC011_
▲2016年「第一屆香港木偶戲劇節」在香港偶影藝術中心的「小獼猴」 提線木偶表演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